解釋:
喑:啞。所有的馬都沉寂無聲。舊時形容人民不敢講話?,F(xiàn)也比喻沉悶的政治局面。
出處:
清·龔自珍《己亥雜詩》:“九州風氣恃風雷,萬馬齊喑究可哀。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
來源與引申意義:
龔自珍所處的時代,正是中國即將陷入崩潰、走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歷史關頭。清朝政府腐敗無能,經濟落后,面對西方列強的侵略毫無招架之力,對內則殘酷鎮(zhèn)壓敢于反抗的人民。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萬馬齊喑”這個成語被用來形容當時的社會和政治氛圍,意味著人民被壓制,無法發(fā)出自己的聲音。后來,這個成語的引申意義逐漸擴展,不僅用來形容人民不敢講話的情況,也用來比喻任何沉悶、壓抑、缺乏活力和創(chuàng)新的環(huán)境或局面。
比喻意義:
“萬馬齊喑”這個成語具有很強的比喻意義。它用萬馬沉寂無聲的場景來比喻人們沉默不語的狀態(tài),或者一個社會、一個國家、一個團體中缺乏活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的沉悶局面。這種比喻形象生動,能夠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近義詞:
萬籟俱寂、死氣沉沉、鴉雀無聲。
反義詞:
萬馬奔騰、龍騰虎躍、百家爭鳴。
辨析:
“萬馬齊喑”與“死氣沉沉”都形容毫無一點生氣,但“萬馬齊喑”是形象的比喻,偏重于不敢講話,而“死氣沉沉”是直接的陳說,偏重指氣氛壓抑,或不愿講話。
文化內涵與智慧:
“萬馬齊喑”這個成語體現(xiàn)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對于社會政治環(huán)境的深刻洞察和批判精神。它告訴我們,一個健康的社會應該是一個充滿活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的社會,人民應該享有自由發(fā)表意見和參與社會管理的權利。如果一個社會變得沉悶和壓抑,那么就需要有人站出來打破這種局面,推動社會的進步和發(fā)展。同時,“萬馬齊喑”也提醒我們,在面對不公和不義時,我們不能選擇沉默和忍耐,而應該勇敢地站出來發(fā)出自己的聲音。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維護自己的權益和尊嚴,推動社會的進步和公正。
成語故事:
宋元祐初年,青唐羌人部落以為中原之人軟弱可欺,派出大將鬼章青宜結侵犯邊界。蕃官包順請求率所部掃除邊患。朝廷想以此平定邊界騷亂,遂命諸將討伐。不久,擒獲鬼章青宜結。
同時獲得的戰(zhàn)利品還有馬。這批馬都是西域良馬,其中三匹馬猶如天馬再現(xiàn)。這三匹馬非常高大健壯,頭長得像蛟龍而胸像鳳,脊背像猛虎而身上的紋理又像豹。在出了東華門,往皇家養(yǎng)馬的天駟監(jiān)時,振動鬣毛嘶叫,其他的馬都寂然無聲。百姓聽到駿馬高亢的嘶叫聲,為之震動,爭相出來觀看,都嘖嘖稱奇:“這樣的良馬真是生平第一次看見?!闭麠l街都為之轟動。
蘇軾當時在京任職,目睹了駿馬的神韻,其形象在其腦海中揮之不去。于是他請來當時有名的畫家李公麟將這三匹馬畫下來,又讓鬼章青宜結校驗細節(jié)。
李公麟擅長畫馬,能恰如其分地表現(xiàn)出駿馬各自不同特點。他根據(jù)蘇軾的描述,以墨筆單線勾勒,在細部略施淡彩,一氣呵成,一幅栩栩如生的三馬圖展現(xiàn)出來了:三馬比例準確,形神兼?zhèn)?其軀體的軟硬、皮毛的光澤、斑紋仿佛可以感覺到,甚至三馬振鬣長鳴的聲音也隱約可以聽見。蘇軾看了畫拍案叫絕。
紹圣四年,蘇軾被貶往惠州,閑居無事,翻出舊日收藏的書畫,看到李公麟畫的《三馬圖》,追思往事,感嘆三馬的神駿,寫下了《三馬圖贊》。
“萬馬齊喑”,指駿馬長鳴時,其他馬都寂然無聲。后用來比喻沉悶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