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這里是環(huán)境小喇叭欄目的第25期。這一期,我們?yōu)榇蠹宜蚜_了以下值得一看的環(huán)境研究和新聞:
1)山火蔓延好萊塢
2)噴一噴,枯草就變綠?
3)新型“磁鐵”,專吸塑料
4)鉛污染曾讓古羅馬人智商降低
5)“藍眼淚”大爆發(fā),卻是環(huán)境惡化的信號?
山火蔓延好萊塢
1月7日,美國爆發(fā)山火。在強風(fēng)“圣安娜風(fēng)”的助推下,這場山火迅速蔓延,到1月10日勢態(tài)便已完全失去了控制。
截至1月13日,這場大火已經(jīng)造成24人死亡,席卷了洛杉磯地區(qū)40000英畝(約161平方公里)的土地,摧毀了12300多棟建筑。
根據(jù)BBC報道,這場大火共有5個起火點,目前只有1個得到了有效控制。除了冬季干旱和強風(fēng)等自然原因之外,火災(zāi)也和人脫不了干系。警方調(diào)查后認為,鑒于最近加州相繼出現(xiàn)了多起人為縱火事件,火災(zāi)的蔓延還可能與人為縱火有關(guān),而當(dāng)?shù)?strong>消防救援不及時、消防栓缺水等問題更是加劇了火災(zāi)的險情。
截止1月9號,火災(zāi)共發(fā)現(xiàn)了5個起火點 | BBC
這場山火備受關(guān)注的原因之一是它燒到了好萊塢。火災(zāi)起火點之一——帕利塞茲(Palisades)小鎮(zhèn)是好萊塢名人聚居地,而這里的火災(zāi)也是五場火災(zāi)中最大的一場。帕麗斯·希爾頓(Paris Hilton)、米洛·文堤米利亞(Milo Ventimiglia)等多位明星的住宅也瞬間蒸發(fā)。神奇的是,奧斯卡影帝湯姆·漢克斯(Tom Hanks)、著名導(dǎo)演史蒂文·斯皮爾伯格(Steven Spielberg)的房子幸存下來,而他們鄰居的房子已經(jīng)是一片廢墟。
帕利塞茲小鎮(zhèn):昔日天堂,今日煉獄 | Ethan Swope/The Associated Press
隨著頒獎季的到來,許多頒獎典禮也因火災(zāi)宣布延期。原定于1月17日舉辦的奧斯卡金像獎延遲到了1月19日進行,而美國評論家選擇獎計劃推遲2周,直到1月26日再舉行。
值得一提的是,網(wǎng)上有不少好萊塢巨型標(biāo)志起火的視頻和圖片,其實它們都是AI生成的。截止1月10日,法新社駐洛杉磯記者確認好萊塢標(biāo)志仍完好無損。
社交平臺上流傳的各個角度好萊塢巨型標(biāo)志被火焰吞沒的畫面,其實都是AI生成的
噴一噴,枯草就變綠?
春天還沒來,草坪先“綠”了。
最近,在廣州的公園中,人們注意到有工作人員在草坪進行噴涂作業(yè)。令人驚奇的是,經(jīng)過噴涂后,原本枯黃的草坪沒過多久便成了綠油油的一片。
一噴就變綠?|news.china.com
讓草坪由枯轉(zhuǎn)綠的是“肥料增綠劑”。增綠劑主要由著色劑和肥料混合而成,其中著色劑可以讓枯黃的草坪重返綠色,而肥料則可以促進草坪生長。
和許多人的第一印象相反,肥料增綠劑通常不會污染環(huán)境。增綠劑所使用的著色成分基本都是對人體和環(huán)境低毒、無毒的(例如植物提取色、礦物粉等),并且它們一般只會在植物表面附著60~120天左右。
早在上個世紀(jì)50年代,人們便開始通過噴涂增綠劑來進行景觀改造了。在美國,人們往往會利用增綠劑對電影拍攝場景進行改動。隨著技術(shù)發(fā)展,增綠劑也漸漸被用在高爾夫球場、足球場以及休閑草坪等地方,起到改善景觀觀感、降低養(yǎng)護成本等作用。
新型“磁鐵”,專吸塑料
用磁鐵吸鐵屑,你肯定見過,但專吸塑料的“磁鐵”,你見過嗎?
這便是中國科學(xué)家們發(fā)明的新材料——Ct-Cel纖維海綿。物如其名,甲殼(chitin)和纖維素(cellulose)是這種吸附劑的主要原料。這兩種材料在自然界含量十分豐富,前者可以從魷魚的骨頭中獲取,后者能從棉花中得到,因此這種纖維海綿的制作成本十分低廉。
這項研究成果發(fā)表在Science Advances 上 | Wu et al., Science Advances, 2024
材料雖然廉價,卻表現(xiàn)出優(yōu)異的效果。研究人員們發(fā)現(xiàn),Ct-Cel能夠輕松將水中的許多微塑料吸走,包括常見的聚苯乙烯(PS)、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以及聚丙烯(PP)等。哪怕水里存在其它的污染物,Ct-Cel依然能夠有效吸附微塑料。
目前,全球大約有超過40億噸的塑料垃圾,大多數(shù)塑料在環(huán)境中都難以分解。這種新型材料能有效將水中的微塑料分離出來,方便人們進行后續(xù)的處理。
鉛污染曾讓古羅馬人智商降低
雖然羅馬帝國早在一千多年前便覆滅,但研究人員仍然能利用冰芯來探索那個時代。最近,發(fā)表在《美國國家科學(xué)院院刊》(PNAS)的一篇文章認為,羅馬帝國時期的鉛污染可能導(dǎo)致人口的平均智商下降了2.5~3分。
冰芯中凍結(jié)了許多有助于了解過去的物質(zhì)組分 | Jessi LeMay
通過分析3份取自北極的冰芯,研究人員首先得到了公元前500年~公元600年間北極地區(qū)的鉛污染水平,再利用模型模擬,估算出當(dāng)時歐洲各地大氣中鉛的濃度。結(jié)果發(fā)現(xiàn),古羅馬帝國時期,當(dāng)?shù)厝搜褐秀U的含量高達3.4 μg/dl,是如今美國兒童平均水平的3倍左右。
古羅馬帝國的鉛污染與銀鉛礦石的開采緊密相關(guān) | Yahoo
鉛對人類健康有著廣泛的影響,體內(nèi)鉛含量過高容易導(dǎo)致貧血、記憶喪失和心血管疾病等病癥。當(dāng)血鉛水平達到3.5 μg/dl時,就得去醫(yī)院了。
然而,當(dāng)時古羅馬人血鉛水平的平均值已經(jīng)接近3.5 μg/dl,據(jù)此推測,可能大部分人都受到了鉛元素的毒害。另外,考古學(xué)家們也曾發(fā)現(xiàn), 許多羅馬兒童的牙齒中鉛的含量很高,這進一步佐證了羅馬帝國時期鉛污染的泛濫。
利用鉛污染對健康影響的研究數(shù)據(jù),研究人員計算出羅馬帝國時期人口智商大約下降2.5~3分。美國沙漠研究所的一名研究人員評論道:“智商下降 2 到 3 分聽起來并不多,但如果把它應(yīng)用到整個歐洲的人口中,那就有點大問題了。”
“藍眼淚”大爆發(fā),
卻是環(huán)境惡化的信號?
你有見過這樣的大海嗎?到了晚上,海面反而泛起藍光,好像碎鉆灑進大海,又猶如星星墜入海中。福建平潭島,每年4~6月都會有一大波游客前去觀賞這樣的海面,人們也將其稱為“藍眼淚”。
這樣的美景往往出現(xiàn)在春季和夏季 | The Mercury
隨著南半球進入夏季,澳大利亞也迎來了自己的“藍眼淚”。在塔斯馬尼亞海邊,人們見到了近幾年來規(guī)模最大的一次“藍眼淚”。在白天,海面上一大片地方泛起了粉紅色,到了晚上,它們便開始發(fā)出幽藍色的光芒。
12月,塔斯馬尼亞東南部出現(xiàn)“藍眼淚” | Toby Schrapel
悉尼科技大學(xué)(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ydney)的海洋生物學(xué)家珍·馬修斯(Jen Matthews)博士認為,對于環(huán)境來說,“藍眼淚”的爆發(fā)不見得是一件好事。夜光藻大量繁殖,表明當(dāng)?shù)睾S驙I養(yǎng)水平可能過高。聚集在一起的夜光藻還會吸附大量細菌、病毒到這片海域,甚至吸引大量水母趕來,干擾當(dāng)?shù)厣鷳B(tài)平衡。除此以外,夜光藻還可能會附著在魚的腮上,導(dǎo)致魚類呼吸困難,給當(dāng)?shù)貪O業(yè)造成不良影響。
參考文獻
[1]https://www.npr.org/2025/01/11/nx-s1-5254243/los-angeles-fires-hollywood-productions-oscars-delays
[2]https://news.china.com/socialgd/10000169/20241229/47804400.html
[3]https://www.sciencealert.com/filter-made-from-squid-bone-could-be-the-solution-to-microplastics
[4]https://www.sciencealert.com/roman-empires-air-pollution-may-have-lowered-the-iq-of-europe
[5]https://www.theguardian.com/environment/2025/jan/01/bioluminescence-bloom-tasmania-australia-algae-blue-lights
作者:小小澤
編輯:黃線狹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