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蘭 kē pǔ lán
美國作曲家。中學畢業(yè)后從戈德馬克(Ru-bin Goldmark, 1872 — 1936)學習和聲、對位。1921年赴巴黎,在楓丹白露的美國音樂學院從布朗熱深造。1924年歸國,先后在紐約社會研究新學院、伯克郡音樂中心及哈佛大學任教。早期作品《劇場音樂》、《鋼琴協(xié)奏曲》等吸收爵士音樂的因素;1929年后的作品《鋼琴變奏曲》、《短交響曲》(即《第二交響曲》),受新古典主義影響,音樂語言抽象;1935年后的作品《小伙子比利》、《阿巴拉契亞的春天》等舞劇音樂,以及為朗誦、樂隊而作的《林肯肖像》等,大多采用美國地方性音樂素材,被認為是美國民族樂派的重要作品。作品尚有管弦樂《舞蹈交響曲》、《交響頌詩》、《拉丁美洲素描三首》,以及室內(nèi)樂、鋼琴曲、合唱曲、獨唱曲等。著有《怎樣欣賞音樂》、《我們的新音樂》、《音樂與想像》、《科普蘭論音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