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漢語知識 > 正文

阿爾及利亞

阿爾及利亞    ā ěr jí lì yà

國名。在北非西部,北臨地中海,陸疆接突尼斯、利比亞尼日爾、馬里、毛里塔尼亞西撒哈拉摩洛哥。面積238.17萬平方公里。人口2 790萬(1995年)。大部分是阿拉伯人,柏柏爾人約占20%。伊斯蘭教為國教。阿拉伯語為國語,通用法語。首都阿爾及爾。北部是阿特拉斯山脈及其山間高原和盆地,沿海有局部平原。中部、南部屬撒哈拉沙漠,有高大死火山和綠洲,最高點塔哈特山(Tahat)海拔2 918米。境內由北到南從地中海式氣候漸變?yōu)闊釒衬畾夂?。公元?世紀柏柏爾人建立王國。公元6世紀被東羅馬帝國占領。7世紀阿拉伯人遷入。16世紀起淪為奧斯曼帝國的一個省。1830年法國侵占阿爾及爾,并于1905年占領全境。1958年9月成立阿爾及利亞共和國臨時政府。1962年7月3日正式獨立,名阿爾及利亞民主人民共和國。石油和天然氣工業(yè)是首要經濟部門,兩者合占出口總值80%以上,還開采鐵礦石和磷灰石。工業(yè)有電力、冶金、汽車、農機制造、食品、紡織、煙草等。主要經濟作物有葡萄、柑橘、椰棗等,阿爾法草產量居世界前列。糧食作物以小麥、大麥為主。牲畜多綿羊、山羊。出口以石油、天然氣和潤滑油為主,還有葡萄酒、柑橘、橄欖油、阿爾法草等傳統(tǒng)產品,進口機器設備、電子產品、糧食、糖等。


開通會員,享受整站包年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