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漢語知識 > 正文

奧斯曼帝國

奧斯曼帝國   ào sī màn dì guó

亦稱奧托曼帝國。奧斯曼土耳其人建立的軍事封建帝國。奧斯曼土耳其人(簡稱土耳其人)為突厥人的一支,原居中亞,信奉伊斯蘭教。13世紀初西遷小亞細亞,附屬于魯姆蘇丹國,在薩卡利亞河畔得到一塊封地。1299年酋長奧斯曼一世(Osman I, 1259—1326)自稱埃米爾,獨立建國。穆拉德一世(Murat I, 1359—1389年在位)時,改稱蘇丹。至14世紀末葉,土耳其人侵占巴爾干半島大部,兼并小亞細亞。1453年滅東羅馬帝國,遷都君士坦丁堡(更名伊斯坦布爾。1478年臣服克里米亞汗國。1517年滅埃及馬穆魯克王朝。*蘇里曼一世時,版圖包括巴爾干半島、小亞細亞、南高加索、庫爾德斯坦敘利亞、巴勒斯坦、阿拉伯半島部分地區(qū)及北非大部,形成地跨亞、非、歐三洲的大帝國。17—18世紀,與奧地利、俄國交戰(zhàn)迭遭失敗,勢力轉(zhuǎn)衰。19世紀初,境內(nèi)民族解放運動興起,巴爾干半島諸國先后獨立;英、俄、法、奧爭奪帝國領土。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中,參加同盟國方面作戰(zhàn),失敗。戰(zhàn)后又遭列強宰割。1919年基馬爾領導的資產(chǎn)階級革命爆發(fā)。1922年末代蘇丹被廢黜,帝國告終。


開通會員,享受整站包年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