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漢語知識 > 正文

涼州

涼州    liáng zhōu

州、衛(wèi)、府名。西漢武帝置涼州,為*十三刺史部之一。東漢時治隴縣(今甘肅張家川)。轄境約當今甘肅、寧夏,青海湟水流域,陜西定邊、吳旗、鳳縣、略陽內(nèi)蒙古額濟納旗一帶。三國魏移治姑臧(今甘肅武威市。魏、晉以后轄境縮小,只限于今甘肅黃河以西大部。十六國前涼后涼、北涼皆在此建國。唐時轄境僅及今甘肅永昌以東、天祝以西一帶。公元8世紀后期至9世紀中葉曾屬吐蕃。五代西夏時又置西涼府,元降為西涼州,明洪武初改為涼州衛(wèi)。清雍正二年(1724年)改為府。治武威(今市)。轄境相當今甘肅武威、金昌、永昌民勤、天祝、古浪、永登等市縣地。1913年廢。


參見:涼州

掃描版:「涼州」在《漢語大詞典》第7858頁 第5卷 1403


開通會員,享受整站包年服務(wù)

「涼州」開頭的詞語:

涼州
涼州曲
涼州破
涼州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