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昌 yǒng chāng
郡名。東漢永平十二年(公元69年),以新置哀牢人居地二縣、并割益州郡西部六縣置。治不韋(今保山市東北)。轄境相當今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及哀牢山以西地區(qū)。東晉成帝時廢。為對外通商要地,與撣國、天竺、大秦等進行銅、鐵、毛織物、象牙、犀角、珠寶等貿易。
府名。八世紀時南詔置。治今云南保山市。清時轄境相當今永平、保山、施甸、龍陵、永德、鎮(zhèn)康等市縣地。1913年廢。
縣名。在甘肅省金昌市郊、祁連山北麓,鄰接青海省和內蒙古自治區(qū)。蘭新鐵路經過境內??h人民政府駐城關鎮(zhèn)。漢置番和縣,唐中葉后廢入吐蕃。元為永昌路,明為永昌衛(wèi),清改永昌縣。《讀史方輿紀要》:縣以“永昌王宮殿所在而名”。主產小麥、谷子、胡麻、瓜類及大黃等藥材。草原廣闊,畜牧業(yè)發(fā)達。礦產有煤、鐵、銅、鎳、螢石。工業(yè)有電力、水泥、機械、化學等。特產仿古地毯、發(fā)菜、虹鱒魚。名勝古跡有焉支山、北海子、西大河水庫、圣容寺塔、鐘鼓樓。
年號。(1)晉元帝年號(322—323)。(2)唐武則天年號(公元689年)。(3)明末李自成年號(1644—1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