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漢語知識 > 正文

司馬

司馬    sī mǎ
1.官名。相傳少昊始置。周時為六卿之一,曰夏官大司馬。掌軍旅之事。漢武帝元狩四年改太尉為大司馬。后漢因之,旋又改名太尉,南北朝與大將軍并稱二大,至隋廢。后世用作兵部尚書的別稱,侍郎則稱少司馬。
2.官名。《周禮》夏官大司馬之屬官,有軍司馬﹑輿司馬﹑行司馬﹑春秋晉作三軍,每軍別置司馬。其后漢宮門及大將軍﹑將軍﹑校尉屬官,都有司馬。邊郡亦置千人司馬,專主兵事,不治民。魏晉以后,州刺史帶將軍開府者,置府僚司馬。至隋廢州府之任,無復(fù)司馬,而有治中。唐制,節(jié)度使屬僚有行軍司馬。又于每州置司馬,以安排貶謫或閑散的人。后世稱府同知曰司馬,本此。
3.王宮外門。
4.指漢文學(xué)家司馬相如。
5.指唐大詩人白居易。白嘗貶江州司馬,故稱。
6.復(fù)姓。

國語辭典

注音 ㄙ ㄇㄚˇ  拼音 sī mǎ
1. 職官名:
(1) 見「大司馬」條。
(2) 郡佐之屬。魏晉時為刺史屬官,理軍事。隋唐節(jié)度使之下皆置行軍司馬之官,為佐吏之屬,具參謀性質(zhì)。又每州置州司馬一人,多以貶斥之官員任之,徒具虛銜無實際職掌。清代府同知亦俗稱「司馬」,其實不同。
2. 星名。
   ? 《晉書.卷一一.天文志上》:「傳舍南河中五星曰造父,御官也,一曰司馬,或曰伯樂?!?br>3. 複姓。如漢代有司馬遷、三國魏有司馬懿。
參見:司馬

掃描版:「司馬」在《漢語大詞典》第3470頁 第3卷 64


掃描版:「司馬」在《現(xiàn)代漢語詞典》第1227頁


開通會員,享受整站包年服務(wù)立即開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