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寧
府、路、州名。元至元八年(1271年)升濟州置府,十六年改為路。治巨野(今縣)。轄境相當今山東巨野、鄆城、肥城、金鄉(xiāng)、濟寧、兗州、曲阜、泗水、寧陽、單縣、嘉祥和江蘇豐縣、沛縣,安徽碭山,河南虞城等市縣地。至正中移治任城(今濟寧市)。明改為州,轄境縮小。清為直隸州,乾隆后轄境相當今濟寧、金鄉(xiāng)、嘉祥等市縣地。1913年廢。
市名。在山東省西南部、京杭運河沿岸。濟菏鐵路和京滬鐵路兗濟支線通此。轄市中、任城二區(qū)及曲阜、兗州、鄒城三市和泗水、汶上、嘉祥、金鄉(xiāng)、魚臺、微山、梁山七縣。漢置任城縣。金為濟州治,元為濟寧路治,明初為濟寧府,后降為濟寧州。1913年改濟寧縣。1948年以濟寧縣城區(qū)設市。1983年濟寧縣撤銷并入。人口767萬(市轄區(qū)96.4萬,1996年)。為京杭運河沿岸著名的水路碼頭和魯西南地區(qū)農(nóng)產(chǎn)品集散中心。有煤炭、機械、電力、紡織、輕化工、皮革等工業(yè)。竹器、鐵器、木器、制裘等手工業(yè)歷史悠久。農(nóng)產(chǎn)有小麥、稻、大豆、高粱、玉米等。名勝古跡有東大寺、崇覺寺鐵塔、李白浣筆泉、太白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