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襄
郡名。(1)漢高帝十一年(公元前196年)分云(雲(yún))中郡置。治成樂(今內蒙古和林格爾西北土城子)。轄今內蒙古長城以北的卓資、和林格爾、清水河等一帶。東漢移治善無(今山西右玉南),轄境西北縮小,僅有今清水河,東南擴展,包有今山西右玉及舊平魯城一帶。東漢末廢。隋大業(yè)時曾改云(雲(yún))州為定襄郡。(2)唐天寶元年(公元742年)改忻州置。治秀容(今山西忻州市)。轄境同忻州。乾元元年(758年)復改忻州。
古縣名。西漢置。治今內蒙古呼和浩特市東南。東漢建安末廢。
縣名。在山西省中部偏北,滹沱河流貫,同蒲鐵路有支線通達??h人民政府駐城關鎮(zhèn)。西漢置陽曲縣,東漢改定襄縣。農(nóng)產(chǎn)有小麥、高粱、玉米、谷子、棉花和豆類,并產(chǎn)核桃、柿、棗和花椒、藥材等。工業(yè)有機械、化肥、建材、電器、釀酒等。名勝古跡有關帝廟、洪福寺、白佛堂、漆郎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