褒斜道
古道路名。因取道褒水、斜水兩河谷得名。兩水同出秦嶺太白山:褒水南注漢水,谷口在舊褒城縣北十里;斜水北注渭水,谷口在眉縣西南三十里。漢武帝時曾發(fā)數(shù)萬人治褒斜水道,欲使通漕運,未成;其陸道則自漢以后長期間為往來秦嶺南北重要通道之一。《史記·貨殖列傳》:關(guān)中南則巴蜀,“棧道千里,無所不通,唯褒斜綰轂其口”。時或堙塞,屢經(jīng)開復。自漢末至五代,南北兵爭,雙方軍行往往取道于此。其后斜谷道廢,自褒谷北上者皆由故道出散關(guān)。遺跡至今猶存,留有漢以來的石刻多處。參見“北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