倜儻 tì tǎng
1. 灑脫;不拘束
2. 非常,特別
詳細(xì)解釋
1. 卓異,不同尋常。
漢 司馬遷 《報任安書》:“古者富貴而名摩滅,不可勝紀(jì),惟倜儻非常之人稱焉。”《資治通鑒·晉惠帝永寧元年》:“﹝ 劉殷 ﹞博通經(jīng)史,性倜儻有大志?!?胡三省 注:“倜儻,卓異也?!?清 侯方域 《南省試策二》:“今天下內(nèi)訌?fù)馕?,誠宜得倜儻非常之人任而使之?!?
2. 豪爽灑脫而不受世俗禮法拘束。
《三國志·魏志·阮瑀傳》:“ 瑀 子 籍 ,才藻艷逸,而倜儻放蕩?!?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云蘿公主》:“ 章丘 李孝廉善遷 ,少倜儻不泥,絲竹詞曲之屬皆精之?!?周而復(fù) 《上海的早晨》第四部二九:“他今天不但顯得年輕,而且比過去越發(fā)英俊了……出落得瀟灑不凡,風(fēng)流倜儻?!?
近反義詞
近義詞 | 瀟灑 |
反義詞 | 襤褸 |
國語辭典
注音 ㄊㄧˋ ㄊㄤˇ 拼音 tì tǎng1. 卓異、特別。
? 《文選.司馬遷.報任少卿書》:「古者富貴而名摩滅,不可勝記,唯倜儻非常之人稱焉?!?br> ? 《文選.王逸.魯靈光殿賦》:「迢嶢倜儻,豐麗博敞,洞軫轕乎,其無垠也?!?br>2. 卓越豪邁,灑脫不受約束的樣子。
? 《三國志.卷二一.魏書.阮籍傳》:「瑀子籍,才藻豔逸,而倜儻放蕩,行己寡欲,以莊周為模則?!?br> ? 《初刻拍案驚奇.卷一二》:「本是儒家子弟,生來心性倜儻佻?,頑耍戲浪,不拘小節(jié)?!?/span>
參見:倜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