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足 shī zú
1. 比喻犯嚴(yán)重錯(cuò)誤或墮落
2. 行走時(shí)不小心跌倒
詳細(xì)解釋
1. 謂舉止不莊重。
《禮記·表記》:“君子不失足於人,不失色於人,不失口於人?!?孔穎達(dá) 疏:“不失此足之容儀而作夸毗進(jìn)退於眾人也?!?
2. 不慎跌倒;足未站穩(wěn)。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誤掇惡名》:“ 楊篆 員外, 乾符 中佐 永寧 劉丞相 淮南 幕,因游 江 失足墜水。” 清 和邦額 《夜譚隨錄·碧碧》:“少年遑遽,極力擠之, 孫 猝不及防,失足墜巖下?!?郭小川 《大海浩歌》:“我們的五班長,不慎失足落大海?!?
3. 比喻墮落或犯嚴(yán)重錯(cuò)誤。
明 陳汝元 《金蓮記·彈絲》:“少逢漂泊,偶爾失足于風(fēng)塵?!?清 嚴(yán)有禧 《漱華隨筆·湯先生》:“少年兒宜使苦,苦則志定,將來不失足也?!?洪深 《少奶奶的扇子》第一幕:“少奶奶:‘一失足成千古恨,女人走錯(cuò)了路,是不能原諒的?!?
近反義詞
近義詞 | 淪落 墮落 出錯(cuò) 腐化 沉淪 |
國語辭典
注音 ㄕ ㄗㄨˊ 拼音 shī zú相似詞: 1.出錯(cuò) 3.墮落
1. 舉止不莊重。
? 《禮記.表記》:「君子不失足於人,不失色於人,不失口於人?!?br>2. 走路不小心而摔倒。
? 《五代漢.王定保.唐摭言.卷九.誤掇惡名》:「楊篆員外,乾符中佐永寧劉丞相淮南幕,因遊江失足墜水?!?br> ? 清.和邦額《夜譚隨錄.卷一.碧碧》:「少年遑遽,極力擠之,孫猝不及防,失足墜巖下。」亦作「失腳」。
3. 因不慎而墮落、失節(jié)或誤入歧途。
? 明.陳汝元《金蓮記.第三齣》:「少逢漂泊,偶爾失足于風(fēng)塵?!?br> ? 《花月痕.第二五回》:「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頭是百年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