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科普 > 列表 > 正文

大櫻桃常見病蟲害防治技術,看這一篇就夠了!
2024-12-02

大櫻桃成熟較快,具有種植效益高、上市早等優(yōu)勢,可為種植戶帶來可觀利潤,但繁殖方法、營養(yǎng)供應、病蟲害等因素,均會影響大櫻桃產(chǎn)量及品質。

目前,已知有數(shù)十種大櫻桃樹病蟲害,如根腐病、流膠病、葉蟬、美國白蛾、梨小食心蟲等,若防治不及時,則會引發(fā)樹勢衰弱、生長不良、提早落葉、產(chǎn)量降低等嚴重后果。

和潤農(nóng)業(yè)特地為廣大果農(nóng)們精心匯總了數(shù)種大櫻桃常見病蟲害的防治技術,助力果農(nóng)們穩(wěn)步邁向豐收。

病害—流膠病

流膠病又稱樹脂病,屬于真菌侵染性病害。凍害、機械損害、樹體衰弱、營養(yǎng)失衡、樹體抵抗力差等因素,均可誘發(fā)大櫻桃樹流膠病。病害發(fā)生后,侵染枝杈表皮組織、樹干傷口處,分泌樹膠,導致果實嚴重減產(chǎn),甚至引發(fā)死樹、死枝。在大櫻桃整個生長季,該病均可發(fā)生,多見于5—9月,流膠后病害處木質部腐朽,使得樹勢衰弱,易感染其他病害

防治要點如下:

(1)做好果園綜合管理,在栽種、修剪、果實采收等環(huán)節(jié)中,避免機械損傷樹體,注重夏季修剪。

(2)果實采收后 ,做好病害預防 。

(3)對于已發(fā)病部位,刮除樹體病斑后,露娜潤 2000-4000倍液噴霧。

病害—褐斑病

褐斑病多發(fā)于秋季,屬于真菌性侵染病害,簡稱葉片穿孔病或褐斑病。發(fā)病初期,大櫻桃樹葉片上會出現(xiàn)紫色斑點,隨著病害的加重,斑點范圍逐漸擴大,形成圓形褐色病斑,導致葉片干枯、離層,最終提早脫落。該病可通過昆蟲、空氣傳播,病菌以子囊殼、菌絲體的形式,飛散至受害葉片上,果園排水不良、夏季雨量大、果園地勢低洼、樹勢較弱等因素,都會增加褐斑穿孔病發(fā)生風險。


防治要點:

(1)改善通風透光條件,加強田間管理,增強樹勢,注重果園施肥;

(2)秋季落葉后,徹底剪除病枝和清除落葉、枯枝,消滅越冬菌源;

(3)在干旱季節(jié),應及時澆水,在多雨、潮濕季節(jié),應做好排水工作,防止?jié)駳鉁簦?/p>

(4)發(fā)現(xiàn)褐斑穿孔病后,可使用拿敵穩(wěn)4000-6000倍液噴霧。

病害—根腐病

葉早落、葉色黃、樹體外觀生長不良,是大櫻桃樹根腐病的典型表現(xiàn)。一般情況下,病害僅在1~2個大枝出現(xiàn),逐漸擴展到全樹,1~2年后,樹根可完全枯死,在木質部和褐色樹皮之間,可見羽絨狀、扇狀、扁平、呈淺黃色或白色的菌塊。

該病害防治措施如下:

(1)及時排除雨后積水,防止積水聚集,做好開溝排水工作;

(2)加強果園巡視,定時檢查大櫻桃樹樹勢,及早發(fā)現(xiàn)病變植株;

(3)發(fā)現(xiàn)病變植株后,扒開樹根部土壤,挖至主根基部,沿著病斑尋找發(fā)病點;

(4)有效隔離發(fā)病樹體和正常樹體,可在病株周圍挖深溝,深度約1米,以此預防致病菌蔓延;

(4)對病根進行消毒,使用拜耳入田5500倍液進行灌根。

蟲害—梨小食心蟲

梨小食心蟲可危害梨、桃、李、櫻桃等果樹嫩梢,簡稱梨小,又名折梢蟲。幼蟲蛀入新梢后,由上向下取食,蛀孔外有樹膠、蟲糞排出,葉片逐漸枯萎、干枯,每個幼蟲可危害3~4個新梢,被害新梢有脫出孔,中間形成空洞。該病害多見于每年7月上旬至9月上旬,且危害相對嚴重,濕度大、雨水多等因素,利于成蟲產(chǎn)卵,進一步加重梨小食心蟲危害。

防治要點:

(1)每年8月,自制草束,并將其捆綁在櫻桃樹主干上,以此誘捕越冬的梨小食心蟲幼蟲,冬季時取下燒毀;

(2)果實采收后,對被蛀新梢進行處理,徹底剪除后帶出園外深埋;

(3)幼蟲危害期,使用藥劑防治,如敵殺死1500-2500倍液噴霧。

蟲害—美國白蛾

美國白蛾食性極雜,又名秋幕毛蟲,可危害300余種植物,為世界重要檢疫害蟲。白蛾幼蟲食用大櫻桃樹嫩枝和葉,低齡幼蟲啃食葉肉,繭蛹可在各種縫隙中越冬,如枯枝落葉叢中、樹皮下等。

防治要點如下:

(1)利用美國白蛾天敵對其進行捕殺,如核型多角體病毒、白僵菌、寄生蜂、椿象、草蛉、蜘蛛等;

(2)定期檢查大櫻桃樹葉片和枝條,及時剪除蟲巢和卵塊,對其進行集中銷毀;

(3)越冬代成蟲羽化前,清除果園內(nèi)雜物,如枯枝落葉、雜草等,以此消滅越冬蛹;

(4)在樹干上綁草誘集幼蟲,潛入化蛹后集中燒毀;

(5)使用藥劑防治,如優(yōu)福寬17500-25000倍液噴霧。

開通會員,享受整站包年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