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拉曼效應(Raman scattering),也稱拉曼散射,1928年由印度物理學家拉曼發(fā)現(xiàn),指光波在被散射后頻率發(fā)生變化的現(xiàn)象。193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印度加爾各答大學的拉曼(Sir Chandrasekhara Venkata Raman,1888——1970),以表彰他研究了光的散射和發(fā)現(xiàn)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定律。
1、概述
193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印度加爾各答大學的拉曼(SirChandrasekhara Venkata Raman,1888——1970年),以表彰他研究了光的散射和發(fā)現(xiàn)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定律。
在光的散射現(xiàn)象中有一特殊效應,和X射線散射的康普頓效應類似,光的頻率在散射后會發(fā)生變化。“拉曼散射”是指一定頻率的激光照射到樣品表面時,物質中的分子吸收了部分能量,發(fā)生不同方式和程度的振動(例如:原子的擺動和扭動,化學鍵的擺動和振動),然后散射出較低頻率的光。頻率的變化決定于散射物質的特性,不同原子團振動的方式是惟一的,因此可以產生特定頻率的散射光,其光譜就稱為“指紋光譜”,可以照此原理鑒別出組成物質的分子的種類。這是拉曼在研究光的散射過程中于1928年發(fā)現(xiàn)的。在拉曼和他的合作者宣布發(fā)現(xiàn)這一效應之后幾個月,蘇聯(lián)的蘭茲伯格(G.Landsberg)和曼德爾斯坦(L.Mandelstam)也獨立地發(fā)現(xiàn)了這一效應,他們稱之為聯(lián)合散射。拉曼光譜是入射光子和分子相碰撞時,分子的振動能量或轉動能量和光子能量疊加的結果,利用拉曼光譜可以把處于紅外區(qū)的分子能譜轉移到可見光區(qū)來觀測。因此拉曼光譜作為紅外光譜的補充,是研究分子結構的有力武器。
2、ontent">發(fā)現(xiàn)之旅
1921年夏天,航行在地中海的客輪“納昆達”號(S.S.Narkunda)上,有一位印度學者正在甲板上用簡易的光學儀器俯身對海面進行觀測。他對海水的深藍色著了迷,一心要研究海水顏色的來源。這位印度學者就是拉曼。他正在去英國的途中,是代表了印度的最高學府——加爾各答大學,到牛津參加英聯(lián)邦的大學會議,還準備去英國皇家學會發(fā)表演講。這時他才33歲。對拉曼來說,海水的藍色并沒有什么稀罕。他上學的馬德拉斯大學,面對本加爾(Bengal)海灣,每天都可以看到海灣里變幻的海水色彩。事實上,他早在16歲(1904年)時,就已熟悉著名物理學家瑞利用分子散射中散射光強與波長四次方成反比的定律(也叫瑞利定律)對蔚藍色天空所作的解釋。不知道是由于從小就養(yǎng)成的對自然奧秘刨根問底的個性,還是由于研究光散射問題時查閱文獻中的深入思考,他注意到瑞利的一段話值得商榷,瑞利說:“深海的藍色并不是海水的顏色,只不過是天空藍色被海水反射所致。”瑞利對海水藍色的論述一直是拉曼關心的問題。他決心進行實地考察。于是,拉曼在啟程去英國時,行裝里準備了一套實驗裝置:幾個尼科爾棱鏡、小望遠鏡、狹縫,甚至還有一片光柵。望遠鏡兩頭裝上尼科爾棱鏡當起偏器和檢偏器,隨時都可以進行實驗。他用尼科爾棱鏡觀察沿布儒斯特角從海面反射的光線,即可消去來自天空的藍光。這樣看到的光應該就是海水自身的顏色。結果證實,由此看到的是比天空還更深的藍色。他又用光柵分析海水的顏色,發(fā)現(xiàn)海水光譜的最大值比天空光譜的最大值更偏藍??梢?,海水的顏色并非由天空顏色引起的,而是海水本身的一種性質。拉曼認為這一定是起因于水分子對光的散射。他在回程的輪船上寫了兩篇論文,討論這一現(xiàn)象,論文在中途停靠時先后寄往英國,發(fā)表在倫敦的兩家雜志上。
3、研究過程
拉曼1888年11月7日出生于印度南部的特里奇諾波利。父親是一位大學數學、物理教授,自幼對他進行科學啟蒙教育,培養(yǎng)他對音樂和樂器的愛好。他天資出眾,16歲大學畢業(yè),以第一名獲物理學金獎。19歲又以優(yōu)異成績獲碩士學位。1906年,他僅18歲,就在英國著名科學雜志《自然》發(fā)表了論文,是關于光的衍射效應的。由于生病,拉曼失去了去英國某個著名大學作博士論文的機會。獨立前的印度,如果沒有取得英國的博士學位,就沒有資格在科學文化界任職。但會計行業(yè)是唯一的例外,不需先到英國受訓。于是拉曼就投考財政部以謀求職業(yè),結果獲得第一名,被授予總會計助理的職務。拉曼在財政部工作很出色,擔負的責任也越來越重,但他并不想沉浸在官場之中。他念念不忘自己的科學目標,把業(yè)余時間全部用于繼續(xù)研究聲學和樂器理論。加爾各答有一所學術機構,叫印度科學教育協(xié)會,里面有實驗室,拉曼就在這里開展他的聲學和光學研究。經過十年的努力,拉曼在沒有高級科研人員指導的條件下,靠自己的努力作出了一系列成果,也發(fā)表了許多論文。1917年加爾各答大學破例邀請他擔任物理學教授,使他從此能專心致力于科學研究。他在加爾各答大學任教十六年期間,仍在印度科學教育協(xié)會進行實驗,不斷有學生、教師和訪問學者到這里來向他學習、與他合作,逐漸形成了以他為核心的學術團體。許多人在他的榜樣和成就的激勵下,走上了科學研究的道路。其中有著名的物理學家沙哈(M.N.Saha)和玻色(S.N.Bose)。這時,加爾各答正在形成印度的科學研究中心,加爾各答大學和拉曼小組在這里面成了眾望所歸的核心。1921年,由拉曼代表加爾各答大學去英國講學,說明了他們的成果已經得到了國際上的認同。
拉曼返回印度后,立即在科學教育協(xié)會開展一系列的實驗和理論研究,探索各種透明媒質中光散射的規(guī)律。許多人參加了這些研究。這些人大多是學校的教師,他們在休假日來到科學教育協(xié)會,和拉曼一起或在拉曼的指導下進行光散射或其它實驗,對拉曼的研究發(fā)揮了積極作用。七年間他們共發(fā)表了大約五六十篇論文。他們先是考察各種媒質分子散射時所遵循的規(guī)律,選取不同的分子結構、不同的物態(tài)、不同的壓強和溫度,甚至在臨界點發(fā)生相變時進行散射實驗。1922年,拉曼寫了一本小冊子總結了這項研究,題名《光的分子衍射》,書中系統(tǒng)地說明了自己的看法。在最后一章中,他提到用量子理論分析散射現(xiàn)象,認為進一步實驗有可能鑒別經典電磁理論和光量子碰撞理論孰是孰非。
1923年4月,他的學生之一拉瑪納桑(K.R.Ramanathan)第一次觀察到了光散射中顏色改變的現(xiàn)象。實驗是以太陽作光源,經紫色濾光片后照射盛有純水或純酒精的燒瓶,然后從側面觀察,卻出乎意料地觀察到了很弱的綠色成份。拉瑪納桑不理解這一現(xiàn)象,把它看成是由于雜質造成的二次輻射,和熒光類似。因此,在論文中稱之為“弱熒光”。然而拉曼不相信這是雜質造成的現(xiàn)象。如果真是雜質的熒光,在仔細提純的樣品中,應該能消除這一效應。
在以后的兩年中,拉曼的另一名學生克利希南(K.S.Krishnan)觀測了經過提純的65種液體的散射光,證明都有類似的“弱熒光”,而且他還發(fā)現(xiàn),顏色改變了的散射光是部分偏振的。眾所周知,熒光是一種自然光,不具偏振性。由此證明,這種波長變化的現(xiàn)象不是熒光效應。
拉曼和他的學生們想了許多辦法研究這一現(xiàn)象。他們試圖把散射光拍成照片,以便比較,可惜沒有成功。他們用互補的濾光片,用大望遠鏡的目鏡配短焦距透鏡將太陽聚焦,試驗樣品由液體擴展到固體,堅持進行各種試驗。
與此同時,拉曼也在追尋理論上的解釋。1924年拉曼到美國訪問,正值不久前A.H.康普頓發(fā)現(xiàn)X射線散射后波長變長的效應,而懷疑者正在挑起一場爭論。拉曼顯然從康普頓的發(fā)現(xiàn)得到了重要啟示,后來他把自己的發(fā)現(xiàn)看成是“康普頓效應的光學對應”。拉曼也經歷了和康普頓類似的曲折,經過六七年的探索,才在1928年初作出明確的結論。拉曼這時已經認識到顏色有所改變、比較弱又帶偏振性的散射光是一種普遍存在的現(xiàn)象。他參照康普頓效應中的命名“變線”,把這種新輻射稱為:“變散射”(modified scattering)。拉曼又進一步改進了濾光的方法,在藍紫濾光片前再加一道鈾玻璃,使入射的太陽光只能通過更窄的波段,再用目測分光鏡觀察散射光,竟發(fā)現(xiàn)展現(xiàn)的光譜在變散射和不變的入射光之間,隔有一道暗區(qū)。
就在1928年2月28日下午,拉曼決定采用單色光作光源,做了一個非常漂亮的有判決意義的實驗。他從目測分光鏡看散射光,看到在藍光和綠光的區(qū)域里,有兩根以上的尖銳亮線。每一條入射譜線都有相應的變散射線。一般情況,變散射線的頻率比入射線低,偶爾也觀察到比入射線頻率高的散射線,但強度更弱些。
不久,人們開始把這一種新發(fā)現(xiàn)的現(xiàn)象稱為拉曼效應。1930年,美國光譜學家武德(R.W.Wood)對頻率變低的變散射線取名為斯托克斯線;頻率變高的為反斯托克斯線。
拉曼光譜
當光照射到物質上時會發(fā)生散射,散射光中除了與激發(fā)光波長相同的彈性成分(瑞利散 射)外,還有比激發(fā)光的波長長的和短的成分,后一現(xiàn)象統(tǒng)稱為拉曼效應。由分子振動、固體中的光學聲子等元激發(fā)與激發(fā)光相互作用產生的非彈性散射稱為拉曼散射,一般把瑞利散射和拉曼散射合起來所形成的光譜稱為拉曼光譜。由于拉曼散射非常弱,所以直到1928年才被印度物理學家拉曼等人發(fā)現(xiàn)。
當時他們用汞燈單色光來照射某些液體時,在液體的散射光中觀測到了頻率低于入射光頻率的新譜線。在拉曼等人宣布了他們發(fā)現(xiàn)的幾個月后,蘇聯(lián)物理學家蘭德斯-別爾格等也獨立地報道了晶體中的這種效應存在。由于拉曼散射非常弱,強度大約為瑞利散射的千分之一。在激光器出現(xiàn)之前,為了得到一幅完善的光譜,往往很費時間。激光器的出現(xiàn)使拉曼光譜學技術發(fā)生了很大的變革。因為激光器輸出的激光具有很好的單色性、方向性,且強度很大,因而它們成為獲得拉曼光譜近乎理想的光源。
典型應用
(2)Corrosions products: identification of different oxides腐蝕
(3)Carbon: diamond -CVD and natural,amorphous carbon,carbon fibres碳
(4)Adsorbates on catalysts and electrode surfaces催化劑和電極表面
(6)Mineralogy and Gemmology: characterisation,inclusions,purity寶石學
(7)Art: identification of materials and paintings, (restauration!) (建筑物等)修復,修繕) 藝術品
物理學原理
拉曼效應的機制和熒光現(xiàn)象不同,并不吸收激發(fā)光,因此不能用實際的上能級來解釋,恩 和黃昆用虛的上能級概念說明拉曼效應。
假設散射物分子原來處于電子基態(tài),振動能級如上圖所示。當受到入射光照射時,激發(fā)光與此分子的作用引起極化可以看作虛的吸收,表述為電子躍遷到虛態(tài)(Virtual state),虛能級上的電子立即躍遷到下能級而發(fā)光,即為散射光。存在如圖所示的三種情況,散射光中既有與入射光頻率相同的譜線,也有與入射光頻率不同的譜線,前者稱為瑞利線,后者稱為拉曼線。在拉曼線中,又把頻率小于入射光頻率的譜線稱為斯托克斯線,而把頻率大于入射光頻率的譜線稱為反斯托克斯線。
拉曼貢獻
拉曼發(fā)現(xiàn)反常散射的消息傳遍世界,引起了強烈反響,許多實驗室相繼重復,證實并發(fā)展了他的結果。1928年關于拉曼效應的論文就發(fā)表了57篇之多??茖W界對他的發(fā)現(xiàn)給予很高的評價。拉曼是印度人民的驕傲,也為第三世界的科學家作出了榜樣,他大半生處于獨立前的印度,竟取得了如此突出的成就,實在令人欽佩。特別是拉曼是印度國內培養(yǎng)的科學家,他一直立足于印度國內,發(fā)憤圖強,艱苦創(chuàng)業(yè),建立了有特色的科學研究中心,走到了世界的前列。
1934年,拉曼和其他學者一起創(chuàng)建了印度科學院,并親任院長。1947年,又創(chuàng)建拉曼研究所。他在發(fā)展印度的科學事業(yè)上立下了豐功偉績。拉曼抓住分子散射這一課題是很有眼力的。在他持續(xù)多年的努力中,顯然貫穿著一個思想,這就是:針對理論的薄弱環(huán)節(jié),堅持不懈地進行基礎研究。拉曼很重視發(fā)掘人才,從印度科學教育協(xié)會到拉曼研究所,在他的周圍總是不斷涌現(xiàn)著一批批賦有才華的學生和合作者。就以光散射這一課題統(tǒng)計,在三十年中間,前后就有66名學者從他的實驗室發(fā)表了377篇論文。他對學生諄諄善誘,深受學生敬仰和愛戴。拉曼愛好音樂,也很愛鮮花異石。他研究金剛石的結構,耗去了他所得獎金的大部分。晚年致力于對花卉進行光譜分析。在他80壽辰時,出版了他的專集:《視覺生理學》。拉曼喜愛玫瑰勝于一切,他擁有一座玫瑰花園。拉曼1970年逝世,享年82歲,按照他生前的意愿火葬于他的花園里。
內容來自百科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