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lián)土庫曼加盟共和國政治、經濟、文化和科學中心。位于科佩特山脈北麓的阿哈爾綠洲,克拉斯諾沃茨克-塔什干鐵路干線上,南距伊朗邊境30余公里。人口35.6萬(1982)。1881年建為軍事要塞。1885和1899通往里海和塔什干的鐵路建成...[繼續(xù)閱讀]
海量資源,盡在掌握
蘇聯(lián)土庫曼加盟共和國政治、經濟、文化和科學中心。位于科佩特山脈北麓的阿哈爾綠洲,克拉斯諾沃茨克-塔什干鐵路干線上,南距伊朗邊境30余公里。人口35.6萬(1982)。1881年建為軍事要塞。1885和1899通往里海和塔什干的鐵路建成...[繼續(xù)閱讀]
埃塞俄比亞第二大城,厄立特里亞省首府。位于厄立特里亞高原東斷崖頂部,海拔2350米。人口42.5萬(1980)。原是當?shù)靥岣窭兹说男〈迓洌?885年被意大利殖民者占領后開始建城。1900年起為意大利統(tǒng)治厄立特里亞和向埃塞俄比亞中、南部...[繼續(xù)閱讀]
埃及城市和河港,阿斯旺省首府。在東南部尼羅河"第一瀑布"下的東岸。人口19.4萬(1980)。歷史上為埃及南部通往努比亞的門戶,水運和駱駝隊商的交匯點。在古埃及時代,曾是與蘇丹、埃塞俄比亞進行貿易的中心(柯普特語"阿斯旺...[繼續(xù)閱讀]
日本著名活火山。位于九州島熊本縣東北部,是熊本的象征,以具有大型破火山口的復式火山聞名于世。略呈橢圓形,南北長24公里,東西寬18公里,周圍約120公里,面積250平方公里。地處東西走向的白山火山帶和南北走向的霧島火山...[繼續(xù)閱讀]
非洲西北部褶皺山脈。大體呈東北東-西南西走向,從摩洛哥大西洋岸經阿爾及利亞到突尼斯的舍里克半島延伸約1800公里,南北最寬處約450公里。系阿爾卑斯運動的產物,由中生代和第三紀沉積巖褶皺而成,構造較復雜。包括幾條平...[繼續(xù)閱讀]
見庫克群島。...[繼續(xù)閱讀]
見西撒哈拉。...[繼續(xù)閱讀]
印度古代佛教文化遺址。在中西部的馬哈拉施特拉邦奧蘭加巴德東北75公里的阿旃陀山中。石窟鑿于該山的一處新月形暗色巖陡崖上,共30窟。其中陡崖中部的5窟最早,鑿于公元前1世紀左右。此后沿兩邊伸展,工程一直延續(xù)到公元...[繼續(xù)閱讀]
加拿大艾伯塔省省會。居該省中央位置,跨北薩斯喀徹溫河兩岸,南距加、美邊界560公里。人口46.1萬,大市區(qū)61.1萬(1980),為北美洲最北的大城。城市肇始于18世紀末設在北岸的皮毛貿易站和移民點。1860年來自不列顛哥倫比亞的淘金...[繼續(xù)閱讀]
非洲東北部國家。地跨亞、非兩洲,領土包括亞洲西南端的西奈半島。北臨地中海,東瀕紅海,海岸線總長約2700多公里;陸鄰利比亞、蘇丹和巴勒斯坦地區(qū)。自古以來即為亞、非間陸上交通要道;蘇伊士運河開鑿后,成為溝通大西洋...[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