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規(guī)X線片,應包括站立位的脊柱全長正、側位攝片。投射距離,球管到底片為1.5m。下端包括雙側腰骶關節(jié)及髂骨翼,上端包括幾個下頸椎。因國內尚缺乏(14×36)in(1in=2.54cm)的膠片,故國內常用的X線片為(14×17)in膠片。攝仰臥位X線片與站立...[繼續(xù)閱讀]
海量資源,盡在掌握
常規(guī)X線片,應包括站立位的脊柱全長正、側位攝片。投射距離,球管到底片為1.5m。下端包括雙側腰骶關節(jié)及髂骨翼,上端包括幾個下頸椎。因國內尚缺乏(14×36)in(1in=2.54cm)的膠片,故國內常用的X線片為(14×17)in膠片。攝仰臥位X線片與站立...[繼續(xù)閱讀]
(一)投照方法:令患者采取站立位,(14×17)in的X線底片放在患者的背后,使患者面向球管,球管至底片的距離為1.5m,中心線對準主彎頂點。先照正側位X線片(圖4-61),然后再根據脊柱側彎的彎度大小來調整患者軀干部的旋轉度;如為70°以下的輕...[繼續(xù)閱讀]
(一)側別凸側向那一邊,就稱為該側側凸,如凸向右側,就定名為右側凸。特發(fā)性脊柱側凸一般凸側向右側,如為左側凸則可能有脊髓空洞癥存在。(二)頭椎或尾椎(移行椎)主彎上下與代償彎之間的椎間隙兩側寬度相等的間隙,就是移行椎。...[繼續(xù)閱讀]
在國際上對脊柱側凸度數的測量方法,優(yōu)選使用Cobb測量法,因為Cobb測量法要比Ferguson測量法所得到的結果更加確實可靠,采用Cobb測量法作為統(tǒng)一標準,當Cobb測量法用于輕側彎的病例時,上頭椎椎體上緣的平行線與下尾椎椎體下緣的平行線...[繼續(xù)閱讀]
重度脊柱側彎患者均伴有頂椎部位數節(jié)椎體的旋轉畸形,在一般常用的脊柱正側位片上很難顯示出頂椎部位數節(jié)椎體的正位相來,因為脊柱的旋轉畸形主要產生在主彎段的數節(jié)脊椎,而其主彎上下的兩端旋轉畸形遞減,故在伴有重度旋轉...[繼續(xù)閱讀]
要做到治療適時,就必須知道骨骼是否繼續(xù)生長,繼續(xù)生長與骨齡有關。女孩骨生長發(fā)育成熟期為16.5歲,男孩則比女孩要多15~18個月。因此要攝左手及腕的X線片,觀察骨骺發(fā)育的年齡。更重要的是攝髂骨嵴看骨骺是否成熟,稱為Risser方法...[繼續(xù)閱讀]
電子計算機斷層掃描(computedtomography,LT)是Hounsfield于1972年完成設計的。它是將電子計算機和X線發(fā)生系統(tǒng)相結合以獲得人體橫向聯合斷面圖像的方法,簡稱CT掃描。(一)特點與普通X線相比,CT檢查有以下不同:①CT掃描采集人體局部薄層斷面...[繼續(xù)閱讀]
磁共振成像(magneticresonanceimaging,MRI)是一種新的無損傷性多平面成像檢查方法,利用人體組織的磁特性。骨骼肌肉系統(tǒng)有良好固有的對比,脂肪、肌肉、肌腱、韌帶、纖維軟骨、透明軟骨、骨髓在體內含H原子核不同的參數和質子密度,含...[繼續(xù)閱讀]
[1]田慧中,劉少喻,馬原.實用脊柱外科手術圖解[M].北京:人民軍醫(yī)出版社,2008:54-74.[2]田慧中.脊柱側彎合并漏斗胸的診斷與治療[J].中國矯形外科雜志,2005,13(5):393-396.[3]寧志杰,孫磊,吳復元.現代骨科臨床檢查診斷學[M].北京:人民軍醫(yī)出版社...[繼續(xù)閱讀]
近年來,數字醫(yī)學(digitalmedicine)的提出引起了越來越多人極大的興趣,它的重要性日益受到社會的廣泛關注。數字醫(yī)學是基于信息技術、數字技術、通信技術、微電子技術等在醫(yī)學領域交叉融合而產生的前沿科學,是醫(yī)學與信息學、電子...[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