險阻 xiǎn zǔ
道路險惡難行,不易通過
詳細(xì)解釋
1. 險要阻塞之地。
《左傳·成公十三年》:“ 文公 躬擐甲胄,跋履山川,踰越險阻,征東之諸侯。” 唐 韓愈 《送鄭尚書序》:“依險阻,結(jié)黨仇,機毒矢以待將吏?!?清 惲敬 《浙江分巡李公墓表》:“歷險阻,忍饑渴,以致得疾?!?陳毅 《昆侖山頌》:“地大勢高無險阻,到處川原一綫平。”
2. 險要。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記·羯霜那國》:“山極峭峻,雖有狹徑,加以險阻,兩傍石壁,其色如鐵?!?
3. 喻艱難困苦。
《左傳·僖公二十八年》:“ 晉侯 在外十九年矣,而果得 晉國 ,險阻艱難,備嘗之矣?!?
近反義詞
近義詞 | 低洼 險峻 崎嶇 坎坷 |
反義詞 | 陡立 平坦 |
國語辭典
注音 ㄒㄧㄢˇ ㄗㄨˇ 拼音 xiǎn zǔ相反詞: 平坦
1. 地勢艱險阻塞,崎嶇難行。
? 《戰(zhàn)國策.魏策一》:「從是觀之,地形險阻,奚足以霸王矣?!?br> ? 《薛仁貴征遼事略》:「過此山別無險阻,散漫平坦,直到平壤城?!?br>2. 比喻遭受的困難挫折。
? 《五代史平話.周史.卷上》:「朕起自寒微,艱難險阻,身備嘗 之。」
參見:險阻